参评·下载
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第一财经共同主办的“上海公益微电影节”, 以“帮助他人,阳光自己”为主题,面向社会各界征集并评选优秀的公益题材微电影及短视频作品。 旨在打造促进公益影像创作交流的慈善文化平台,以公益与电影为核心,多层次、 多视角地挖掘具有感染力及社会价值的公益题材和慈善故事, 通过关注并展示优秀的公益影像作品拓展公益传播途径, 链接社会各方公益资源,促进慈善文化与事业繁荣发展。
年度关键词

本届活动拟将以下关键词作为影片征集的主题引导,并根据时事热点及时调整:

板块一:平凡人的非凡传记——让所有“帮助他人 阳光自己”的人成为主角,用影像为他们书写传记。影片主角可以是单人,也可以是群像。

1、一线纪实:记录在各领域内长期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从业者/志愿者(可侧重从业者)的故事。借影像之力,还原公益与慈善的本真样貌与创新路径, 在回顾和记录过去的同时,助力公益/慈善事业的持续与创新发展。

2、退役不褪色: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当下各种不确定性频发的时点, 记录退役军人的坚韧意志与家国情怀。借影像之力,不仅以传统视角记录下老一辈退役军人的谆谆教诲, 更应记录下新一辈退役军人在转业过程中(尤其侧重于在公益、慈善与社会创新领域的从业者)的创新、 坚韧与持续不断地以社会利益为己任的初心。

3、“非标”人生:不“卷”也不“躺”,拾起不走寻常路的勇气,让自己成为多元化的具象化表现。 关注各年龄段群体中的多样人生路(尤其侧重于社会创新领域、自由职业等“非标”行业/职业), 通过记录他们对于职业、生活方式、物质与精神等方面的新选择,推动生活方式与社会价值观一起变得更多元化、 更回归于充满烟火气的附近生活,让在“标准”之内为生存而奋斗的都市人看见另一种生活的可能,看见来自附近生活的善意。

板块二:进行时与未来式——聚焦当下正在发生的转变,构想将环境、社会与人类的各方福祉都被纳入日常的未来生活图景。

“一老一小”:在继续关注特殊群体(特殊群体此处指患有生理障碍、心理障碍,以及儿童、老人和孕妇等群体)之外,将视线延展到各地域、各年龄段的各类困境, 如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健康、健康的工作环境、临终关怀和安宁疗护等,为各类困境寻找更具长期性和根源性的应对之法,以此让生活中能有更多的光亮。 聚焦城市更新、文化生活、科技发展、可持续发展、养老机构、生命服务等领域为构建更具包容性的社会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与规划,

更重要的让使用各类无障碍和帮助性设施/产品/服务的群体的真实反馈与建议被听见,以此共绘一幅更具包容性的未来社会指南。

板块三:其他重大议题

应急救援/抢险救灾/家园重建:灾时人更团结,慈善点亮重建之路。关注如慈善组织力量展现、英雄人物的案例刻画以及各类热点时事及衍生主题。

第十一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章程
一、活动名称及主题
(一)名称:第十一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
(二)主题:帮助他人,阳光自己
二、活动简介

历经十年的积淀,“上海公益微电影节”将在2025年焕新出发:通过进一步融合传承与创新,让“上海公益微电影节”的品牌形象能够与时俱进,成为新时代中国慈善事业以及人民城市建设的导引; 继续发挥好慈善评选表彰的引导激励作用,将慈善、公益、社会创新、艺术文化等领域串联在一起,共同弘扬慈善文化、传递公益正能量,共绘美好人民城市生活的未来图景。

第十一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将持续拓宽交流合作渠道,吸引更多元化的优秀创作者参与,共同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创新的公益影像创作与交流平台, 为实现《上海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中的目标和愿景贡献智慧与力量。

三、组织架构
(一)组委会
第十一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组织委员会,组成人员如下:
主 任:王伟
副主任:张华、郑英豪、汪均
委 员:市民政局分管领导、市网信办副主任、钮怿、杜坚
(二)参与单位
指导单位:上海市民政局
     中共上海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单位: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财经
联合主办: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
     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
协办单位:上海宽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哔哩哔哩B站)
合作高校:上海大学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合作媒体:腾讯
四、奖项设置
(一)微电影组:
1.大奖:最佳公益微电影一、二、三等奖
2.单项奖:最佳导演、最佳制作、最佳创意、最佳主题、最佳人气
3.优秀奖:优秀公益作品
(二)短视频组:
1.大奖:最佳公益短视频一、二、三等奖
2.单项奖:最佳导演、最佳制作、最佳创意、最佳主题、最佳人气
3.优秀奖:优秀公益作品
特别说明:第十一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评委会有权根据本届参评作品情况调整或变更奖项设置
五、活动进程
(一)参评启动:2025年9月1日
(二)作品报送:2025年9月9日至2025年10月31日
(三)作品评审:2025年11月
(四)颁奖典礼:2025年12月
六、参评作品要求
(一)参评对象:此次活动作品征集主要面向来中国境内外的企业、机构、学校、团体或个人等,所有热衷于公益事业、公益视频创作与公益传播的社会各界皆可参评。
(二)参评作品类型:围绕公益主题的纪实类、剧情类、动画创意类作品均可参评。
(三)参评作品建议是在2022年10月1日-2025年10月31日期间创作,以传播公益为核心的作品。
(四)凡是曾参评过往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的作品,不得重复参评。
七、参评资料及报名方式
(一)报名材料
1.《第十一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参评报名表》:
(1)须提交报名表盖章/签名版扫描件或拍照件(确保内容清晰可识别)
(2)须提交报名表word电子填写版,填写内容须与扫描件一致
2.《第十一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参评作品版权承诺及授权书》:
(1)须提交版权承诺及授权书盖章或签名版扫描件或拍照件(确保内容清晰可识别)
3.参评作品:
(1)作品类型及时长:微电影(3-20分钟);短视频(1 -5分钟)。(请参评方根据作品内容类型及时长要求选择相应组别)
(2)成片格式:MP4文件格式
(3)分辨率:不得低于1080P,横屏或竖屏皆可
(4)成片大小:2G以内
(5)成片字幕:中文作品须配中文字幕,非中文作品须配中英双字幕
(6)成片规范:正片部分不得添加任何角标、LOGO等标识信息;可包含片头片尾,须有完整剧组人员信息
4.图片素材:
(1)图片类型:解析度150dpi以上,JPG格式,高清无标原图
i.作品海报:需提供竖版1张(分辨率不低于770×1080)、及横版1张(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
ii.作品剧照:须提供至少5张(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选择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作品画面,非拍摄花絮照)
iii.创作团队合影:5张以内,包含横版及竖版(不得包含违法或不文明行为及元素)
iv.拍摄花絮照:如有可提供5张以内,横竖不限
5.其他素材:如有预告片、拍摄花絮视频等可一同提交
6.上述材料文件须准确命名,放入以作品名及组别命名的文件夹内,整个文件夹上传至网盘后,须提供下载时限不少于30天的网盘链接(限百度网盘及腾讯微云)

(二)报名方式
1.网络提交材料与作品:请将网盘链接发送至官方邮箱scmf@yicai.com
2.详细要求请参看《第十一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报名要求及注意事项》
八、评选机制
九、评委会(以下排名无先后顺序)
(一)评委会主席:黄晓明
(二)评委会专家:于志庆、周全、程亮、孙智华、李晴宇、赵静、黎晶、蓝天
十、注意事项
(一)每部参评作品均须认真、完整填写参评信息,以备组委会后续工作所需,因填写错误或空缺导致的责任由参评方自行承担。
(二)参评作品仅限由一个单位报送,原则上由作品版权单位报送。如其他单位报名参评,必须事先征得作品版权单位的同意,若发生版权纠纷,责任由报送单位自负,所获奖项将给予撤销。
(三)各单位报送作品数量较多时,务必提供报送作品明细清单。
(四)参评作品涉及的音乐、字体、图片、肖像、雕塑、剧本、特定场景、商标及其他相关的知识产权和法律问题由参评方自行负责处理。如出现相关纠纷,由参评方自行解决,与上海公益微电影节组委会无关。
(五)第十一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组委会有权将参评作品在相关媒体上进行展播,同时可用于非商业目的的推介、观摩、学习及本活动宣传物料制作。
(六)本章程如有变更将在第十一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官方网站(movie.dashenw.com)公示告知。本章程最终解释权归第十一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组委会所有。
第十一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组委会
2025年9月
评委会
黄晓明
中国内地男演员
中国影协第十一届副主席、监制、出品人
第十一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评委会主席
200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01年因出演电视剧《大汉天子》被观众熟知。出道20多年,他在《阳光俱乐部》《中国合伙人》《烈火英雄》《风声》《无问西东》《神雕侠侣》《新上海滩》《潜行者》《好事成双》等众多电影电视作品中的精彩表演,助其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备受关注与赞誉的国民演员。他曾凭借电影《中国合伙人》中“成东青”一角,揽获了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以及第3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三大电影节的最佳男主角奖,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内地最佳男主角大满贯。2020年,他再次凭借电影《烈火英雄》中的“消防队长江立伟”,荣获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2024,他凭借《阳光俱乐部》中的“智商水平停留在孩童时期的中年男子吴优”获得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男演员”。他还两次担任中法文化之春法国电影展推广大使,是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得主。除了演员之外,他还进一步解锁了新身份——监制、出品人。
于志庆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制片委员会副会长
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制片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市影视摄制服务机构主任、上海市影视版权服务中心主任、上海市影视版权纠纷调解中心主任、上海市国际电影电视节组委会市场部副部长、长三角影视基地拍摄合作联盟秘书长、第二届上海文化十大领军人物。
周全
上海广播电视台真实传媒副总经理
《人间世》第一季总导演/第二季总制片人
上海长江韬奋奖获得者
担任记者的十多年间曾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后开始拍摄社会观察类新闻纪录片。《人间世》是其任总导演的第一部纪录片,成为2016年中国现象级纪录片,豆瓣评分9.6,荣获中国新闻奖、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最佳系列纪录片、最佳编导等多个重量级纪录片奖项。2019年《人间世·第二季》播出,依然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观察类新闻纪录片之一。
程亮
上影集团导演
一级导演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2018年导演20集优酷头部都市话题剧《上海女子图鉴》,观看流量超过10亿,引起较多社会关注和讨论;2020年执导由彭昱畅、丁禹兮主演院线电影《天才游戏》,该项目获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创投奖项,即将上映。2021年与王家卫导演合作,担任头部网剧《繁花》分组导演。2023年执导拍摄由李现、周雨彤主演的腾讯治愈爱情剧《春色寄情人》。
李晴宇
上海君春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内地一级编剧、著名制片人。曾担任上海三九文化影视总监、上海三元影视副总裁等职。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代表作品:电视剧《逆水寒》《朱元璋》《三进山城》等,电影《女人本色》《我坚强的小船》《大汉风》等。她创作的电影、电视剧本《黑风寨》《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房客》《梧桐雨》《向天真的女生投降》《别对我说谎》等故事性强,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细腻,为观众带来了诸多难忘的影视作品,为中国影视创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赵静
国家一级演员
著名影视表演艺术家
1978年在峨眉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冰山雪莲》并获得了小百花最佳女演员奖。曾拍电影《海之恋》,《飞吧足球》,《车水马龙》、《巴山夜雨》、《笔中情》,《有情人》,《闪光的彩球》,《街上流行红裙子》所拍影片多次获奖。2017年因电影《我是医生》获得第九届澳门国际电影节金莲花最佳女配角奖。 2019年因电影《勇敢往事》获第十七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优秀演员奖。2017年获第三届中国十大诵读艺术家称号。 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理事。上海电视家协会会员,上海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理事。
蓝天
导演、制片人
留美归国后执导、出品多部电影,近年亦在元宇宙、AIGC领域有所建瓴。致力于挖掘中国传统的美学元素,赋予其兼具国际化与年轻化特质的视觉表达。 2019年联合执导戏曲电影《挑山女人》获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同年出品并联合执导中国与希腊第一部合拍片《一日有朝》。2021年执导戏曲电影《国鼎魂》获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提名。2023年执导院线电影《幸福里》,亦在海内外多有收获。
孙智华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新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
上海市科技影都协同创新中心教育专委会主任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新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上海市科技影都协同创新中心教育专委会主任、上海市松江区文联副主席、影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资深媒体人、影视制作人,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金话筒提名奖获得者。
黎晶
哔哩哔哩公共事务总监
曾就职于湖南广播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创制公益广告先后斩获中国广告行业大奖“第25届中国公益广告黄河奖”年度类金奖、全国广电“白兰杯”公益广告大赛一等奖,国家广电总局年度广播电视公益广告电视作品二类扶持奖、省级扶持奖项,湖南省委宣传部“一县一品”扶贫广告优秀作品二等奖等。 作为公益微电影节评委的核心使命:一是挖掘真正能触动人心的作品,让公益故事通过影像传递温度与力量;二是引导创作者以真实、真诚为底色,避免形式化或过度煽情,让公益传播更有穿透力;三是结合当下流行的创作和传播语境,关注作品在年轻群体中的共鸣度,助力公益理念破圈。
往届获奖作品回顾
组织架构
指导单位:
上海市民政局    中共上海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单位:
联合主办:
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 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
协办单位:
哔哩哔哩
合作高校: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合作媒体:
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