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大家下午好!
伴随着第三十一届“蓝天下的至爱”慈善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我们上海这座充满温度的城市,在之后的36天里将再一次涌动起慈善的热潮。作为“蓝天下的至爱”重点品牌活动之一, 上海公益微电影节始终秉承“用影像来传递爱”这一宗旨,记录和传颂人间真善美。当一个个感人故事、一幕幕凡人善举通过微电影和短视频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时, 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慈善的队伍中,让慈善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今年是上海公益微电影节举办的第十年。十年来,公益微电影以生动、直观、感人的表现形式,被广大市民接纳,并越来越受欢迎, 各种题材的公益微电影作品层出不穷,向公众传达各种慈善理念和公益精神,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不仅提升了公众对慈善公益事业的关注, 更是为上海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大的文化动能。
本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自9月7日启动以来,共收到全国各地的参赛作品共651部,作品题材较往届扩大了更大的范围。 例如:来自公检法领域的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显著跃升。通过不同的案例故事,不仅彰显了法治文化的深厚积淀与慈善精神之间的和谐共生, 更为电影节平添了一抹独特的法律智慧光芒与社会责任担当。此外,来自香港和国外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公益大爱在不同地域的同频共振。
今年,组委会向广大创作者发出AI创作倡议,探索人工智能与公益影视创作的融合,用科技的温度,共筑爱心视界, 让AI成为展现爱心的创意引擎和传递爱与希望的桥梁。为此,上海公益微电影节组委会率先运用AI技术,创作了一部公益微电影, 从脚本策划、人物画像构图、画面生成和配音配乐都由AI技术完成,稍后我们也将共同欣赏这部作品,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得到了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以及来自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创意创作院等多所高等院校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和各主办方 ,向你们表示最衷心地感谢。同时,还要向各位评委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你们通过专业的评审,让大家能欣赏到这些优秀的公益微电影作品。
“十年磨砺,一路芳华”,祝贺上海公益微电影节成功举办十届,并成为推动慈善文化发展的一个标杆。相信在各主办方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 上海公益微电影节将开启下一个十年,用更多更优质的公益微电影,助力上海慈善公益事业的传承与发展。
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颁奖典礼,一起来感受公益微电影带来的感动与温馨。谢谢大家!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第十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颁奖典礼。在这里,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上海电影集团,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十年来,上海公益微电影节推动公益精神融入大众生活,成为推动慈善文化发展的标杆品牌。电影一直是传递情感的载体、连接人与人心灵的桥梁, 我们上影作为电影国企,也始终在推动的同时,致力以电影文化力量为公益事业赋能。比如多年来推动公益电影放映服务“进乡村、进社区、进养老院、 进商圈”等等,得到群众的普遍好评和热烈欢迎;上影演员剧团的演员们,传承发扬前辈德艺双馨的精神,积极参加慈善公益活动项目, 发挥出上影艺术公众人物的宣传示范效应;上影旗下的《大闹天宫》《黑猫警长》等影视动画IP,也一直在公益创作、公益宣传等领域发挥着影响力。 上海公益微电影节将公益与微电影相结合,更是上影关注的方向。
刚才听吴茵蝶理事长介绍,今年上海公益微电影节报名也非常踊跃,特别是今年上海公益微电影节组委会探索人工智能与公益影视创作的融合, 用科技的力量讲好公益故事,也与上影的创新探索方向正相合。立志以新精品、新业绩、新探索为新时代做出新贡献的上影,目前正在加快展开探索AI新技术在影视领域的应用。 相信在前沿科技的加持下,在各界的关注的支持下,下一个十年,我们会看到更多优秀的公益微电影,看到更多人参与到上海公益微电影节之中,看到上海慈善公益事业更进一步。
预祝第十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颁奖典礼取得圆满成功,也祝上海公益微电影节在下一个十年越办越好!谢谢大家!

第一财经
我谨代表第一财经欢迎大家的到来,很高兴再次与大家相聚在这里,共同见证第十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各类奖项的揭晓。
作为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影集团与第一财经共同打造的促进公益影像创作交流的慈善文化传播平台,上海公益微电影节自举办以来,发掘了众多优秀的公益作品, 也让更多的公益影视创作者展示才华、传递正能量,推进了大众慈善文化传播。今年是上海公益微电影节举办的第十个年头,我们率先发出了让公益影视创作拥抱AI技术的倡议, 这与我们所处的环境基因有着密切的关联。今年,上海广播电视台用AI重塑媒体技术底座,加快推进智能化、超清化、移动化发展,在今年率先发布了中国首部AIGC系列公益广告片《因AI向善》之后, 又精心策划推出《因AI求真》系列公益微短剧,利用前沿AI技术为公众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科学真理。
作为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的重要成员,第一财经一直以来都肩负着媒体使命,近年来持续深耕公益慈善、ESG以及可持续发展,先后开通了ESG频道和成立了可持续商业研究中心, 努力将倡导公益和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媒体实践做深做实。第一财经也在积极推进AI技术与财经专业内容和媒体相关业务的相互融合,今年的上海公益微电影节广告片就是第一财经专业团队通过AI技术完成的。
当下,AI技术正在创造一个全新的视听时代,它让个性化定制、即时生成的梦想变为现实。面对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领域,我们鼓励微电影创作者们要勇于探索未知, 让技术进步更好的服务于人文关怀。在本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中,我们欣喜的发现公益创作者们进行了许多与新兴技术相关的尝试,既展现了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也提升了整体的创作水准,为公众带来了一场洗涤心灵的视觉盛宴。
在此,感谢广大公益践行者、创作者、支持者们的关注和参与,祝愿“上海公益微电影节”作为代表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和软实力的文化名片,乘新技术之风,为新时代中国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生命力!
谢谢大家!

一、活动名称及主题
(二)主题:帮助他人,阳光自己
二、活动简介
为持续加强慈善文化建设,推动大众开展慈善实践,宣传慈善精神、传递慈善正能量,促进实现共同富裕,在做强上海“四大品牌”、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提升城市软实力的目标指引下,通过举办上海公益微电影节,链接社会各方资源,拓展慈善事业的传播途径。
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而弘扬慈善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思想基础。
在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弘扬慈善文化,传递公益理念,提高民众慈善意识,增强社会慈善氛围,凝聚各界慈善力量,团结社会各阶层人事积极投身到慈善事业中来,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届活动将在总结前九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举办经验的基础上,同时重点关注数字化、城市慈善文化、养老、应急救援/抢险救灾/家园重建、教育公益、女性力量、国家庆典与纪念等各领域重大议题,联合各界共同构建公益影像创作交流及慈善文化传播平台。
第十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继续以“帮助他人,阳光自己”为主题,打造促进公益影像创作交流的慈善文化平台,以公益与电影为核心,多层次、多视角地挖掘具有感染力及社会价值的公益题材和慈善故事,通过关注并展示优秀的公益影像作品拓展公益传播途径,促进慈善文化与事业繁荣发展。
三、组织架构
主 任:王伟
副主任:张华、徐春萍、陈思劼
委 员:市民政局分管领导、市网信办副主任、钮怿、宋菁菁
中共上海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单位: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财经
联合主办: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
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
合作高校: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创意创作院
公益支持: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有限公司
上海滨江星广告传播有限公司
上海德高申通地铁广告有限公司
合作媒体:腾讯
四、奖项设置
2.单项奖:最佳导演、最佳制作、最佳创意、最佳主题、最佳人气
3.优秀奖:优秀公益作品
2.单项奖:最佳导演、最佳制作、最佳创意、最佳主题、最佳人气
3.优秀奖:优秀公益作品
特别说明:第十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评委会有权根据本届参评作品情况调整或变更奖项设置
五、活动进程
(二)作品报送:2024年9月7日至2024年10月31日
(三)作品评审:2024年11月
(四)颁奖典礼:2024年12月
六、参评作品要求
(二)参评作品类型:围绕公益主题的纪实类、剧情类、动画创意类作品均可参评。
(三)参评作品建议是在2023年10月1日-2024年10月31日期间创作,以传播公益为核心的作品。
(四)凡是曾参评过往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的作品,不得重复参评。
七、参评资料及报名方式
(2)须提交报名表word电子填写版,填写内容须与扫描件一致
(2)成片格式:MP4文件格式
(3)分辨率:不得低于1080P,横屏或竖屏皆可
(4)成片大小:2G以内
(5)成片字幕:中文作品须配中文字幕,非中文作品须配中英双字幕
(6)成片规范:正片部分不得添加任何角标、LOGO等标识信息;可包含片头片尾,须有完整剧组人员信息
ii.作品剧照:须提供至少5张(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选择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作品画面,非拍摄花絮照)
iii.创作团队合影:5张以内,包含横版及竖版(不得包含违法或不文明行为及元素)
iv.拍摄花絮照:如有可提供5张以内,横竖不限
6.上述材料文件须准确命名,放入以作品名及组别命名的文件夹内,整个文件夹上传至网盘后,须提供下载时限不少于30天的网盘链接(限百度网盘及腾讯微云)
(二)报名方式
2.详细要求请参看《第十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报名要求及注意事项》
八、评选机制

九、评委会(以下排名无先后顺序)
(二)评委会专家:于志庆、周全、程亮、孙智华、张鹏、杨柏岭
十、注意事项
(二)参评作品仅限由一个单位报送,原则上由作品版权单位报送。如其他单位报名参评,必须事先征得作品版权单位的同意,若发生版权纠纷,责任由报送单位自负,所获奖项将给予撤销。
(三)各单位报送作品数量较多时,务必提供报送作品明细清单。
(四)参评作品涉及的音乐、字体、图片、肖像、雕塑、剧本、特定场景、商标及其他相关的知识产权和法律问题由参评方自行负责处理。如出现相关纠纷,由参评方自行解决,与上海公益微电影节组委会无关。
(五)第十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组委会有权将参评作品在相关媒体上进行展播,同时可用于非商业目的的推介、观摩、学习及本活动宣传物料制作。
(六)本章程如有变更将在第十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官方网站(movie.tech2edu.cn)公示告知。本章程最终解释权归第十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组委会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