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活动拟将以下关键词作为影片征集的主题引导,并根据时事热点及时调整:
板块一:平凡人的非凡传记——让所有“帮助他人 阳光自己”的人成为主角,用影像为他们书写传记。影片主角可以是单人,也可以是群像。
1、一线纪实:记录在各领域内长期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从业者/志愿者(可侧重从业者)的故事。借影像之力,还原公益与慈善的本真样貌与创新路径, 在回顾和记录过去的同时,助力公益/慈善事业的持续与创新发展。
2、退役不褪色: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当下各种不确定性频发的时点, 记录退役军人的坚韧意志与家国情怀。借影像之力,不仅以传统视角记录下老一辈退役军人的谆谆教诲, 更应记录下新一辈退役军人在转业过程中(尤其侧重于在公益、慈善与社会创新领域的从业者)的创新、 坚韧与持续不断地以社会利益为己任的初心。
3、“非标”人生:不“卷”也不“躺”,拾起不走寻常路的勇气,让自己成为多元化的具象化表现。 关注各年龄段群体中的多样人生路(尤其侧重于社会创新领域、自由职业等“非标”行业/职业), 通过记录他们对于职业、生活方式、物质与精神等方面的新选择,推动生活方式与社会价值观一起变得更多元化、 更回归于充满烟火气的附近生活,让在“标准”之内为生存而奋斗的都市人看见另一种生活的可能,看见来自附近生活的善意。
板块二:进行时与未来式——聚焦当下正在发生的转变,构想将环境、社会与人类的各方福祉都被纳入日常的未来生活图景。
“一老一小”:在继续关注特殊群体(特殊群体此处指患有生理障碍、心理障碍,以及儿童、老人和孕妇等群体)之外,将视线延展到各地域、各年龄段的各类困境, 如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健康、健康的工作环境、临终关怀和安宁疗护等,为各类困境寻找更具长期性和根源性的应对之法,以此让生活中能有更多的光亮。 聚焦城市更新、文化生活、科技发展、可持续发展、养老机构、生命服务等领域为构建更具包容性的社会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与规划,
更重要的让使用各类无障碍和帮助性设施/产品/服务的群体的真实反馈与建议被听见,以此共绘一幅更具包容性的未来社会指南。
板块三:其他重大议题
应急救援/抢险救灾/家园重建:灾时人更团结,慈善点亮重建之路。关注如慈善组织力量展现、英雄人物的案例刻画以及各类热点时事及衍生主题。
一、活动名称及主题
(二)主题:帮助他人,阳光自己
二、活动简介
历经十年的积淀,“上海公益微电影节”将在2025年焕新出发:通过进一步融合传承与创新,让“上海公益微电影节”的品牌形象能够与时俱进,成为新时代中国慈善事业以及人民城市建设的导引; 继续发挥好慈善评选表彰的引导激励作用,将慈善、公益、社会创新、艺术文化等领域串联在一起,共同弘扬慈善文化、传递公益正能量,共绘美好人民城市生活的未来图景。
第十一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将持续拓宽交流合作渠道,吸引更多元化的优秀创作者参与,共同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创新的公益影像创作与交流平台, 为实现《上海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中的目标和愿景贡献智慧与力量。
三、组织架构
主 任:王伟
副主任:张华、郑英豪、汪均
委 员:市民政局分管领导、市网信办副主任、钮怿、杜坚
中共上海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单位: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财经
联合主办: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
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
协办单位:上海宽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哔哩哔哩B站)
合作高校:上海大学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合作媒体:腾讯
四、奖项设置
2.单项奖:最佳导演、最佳制作、最佳创意、最佳主题、最佳人气
3.优秀奖:优秀公益作品
2.单项奖:最佳导演、最佳制作、最佳创意、最佳主题、最佳人气
3.优秀奖:优秀公益作品
特别说明:第十一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评委会有权根据本届参评作品情况调整或变更奖项设置
五、活动进程
(二)作品报送:2025年9月9日至2025年10月31日
(三)作品评审:2025年11月
(四)颁奖典礼:2025年12月
六、参评作品要求
(二)参评作品类型:围绕公益主题的纪实类、剧情类、动画创意类作品均可参评。
(三)参评作品建议是在2022年10月1日-2025年10月31日期间创作,以传播公益为核心的作品。
(四)凡是曾参评过往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的作品,不得重复参评。
七、参评资料及报名方式
(2)须提交报名表word电子填写版,填写内容须与扫描件一致
(2)成片格式:MP4文件格式
(3)分辨率:不得低于1080P,横屏或竖屏皆可
(4)成片大小:2G以内
(5)成片字幕:中文作品须配中文字幕,非中文作品须配中英双字幕
(6)成片规范:正片部分不得添加任何角标、LOGO等标识信息;可包含片头片尾,须有完整剧组人员信息
ii.作品剧照:须提供至少5张(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选择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作品画面,非拍摄花絮照)
iii.创作团队合影:5张以内,包含横版及竖版(不得包含违法或不文明行为及元素)
iv.拍摄花絮照:如有可提供5张以内,横竖不限
6.上述材料文件须准确命名,放入以作品名及组别命名的文件夹内,整个文件夹上传至网盘后,须提供下载时限不少于30天的网盘链接(限百度网盘及腾讯微云)
(二)报名方式
2.详细要求请参看《第十一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报名要求及注意事项》
八、评选机制

九、评委会(以下排名无先后顺序)
(二)评委会专家:于志庆、周全、程亮、孙智华、李晴宇、赵静、黎晶、蓝天
十、注意事项
(二)参评作品仅限由一个单位报送,原则上由作品版权单位报送。如其他单位报名参评,必须事先征得作品版权单位的同意,若发生版权纠纷,责任由报送单位自负,所获奖项将给予撤销。
(三)各单位报送作品数量较多时,务必提供报送作品明细清单。
(四)参评作品涉及的音乐、字体、图片、肖像、雕塑、剧本、特定场景、商标及其他相关的知识产权和法律问题由参评方自行负责处理。如出现相关纠纷,由参评方自行解决,与上海公益微电影节组委会无关。
(五)第十一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组委会有权将参评作品在相关媒体上进行展播,同时可用于非商业目的的推介、观摩、学习及本活动宣传物料制作。
(六)本章程如有变更将在第十一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官方网站(movie.dashenw.com)公示告知。本章程最终解释权归第十一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组委会所有。